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习近平扶贫故事》——力主兴建“荣国府”

时间:2021-02-01 11:31:01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习近平主政正定期间力主兴建的“荣国府”,是正定的一张亮丽名片。
 
 
  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厚,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楼”之说。过去1600年间一直是郡、州、路、府、县治所,五代后唐时曾设为北都,后来占据此地的契丹更将之升为中京。习近平到正定后对文化非常重视,提出来要挖掘历史文化潜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他在正定扎扎实实办了几件实事:修建常山公园,修缮大佛寺,组建乘飞机旅游观光的公司……特别是兴建“荣国府”,这是对正定发展影响非常大的一件事。

  1983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红楼梦》,需要40亩地搭建一个临时的摄影棚。习近平当时正在酝酿发展文化旅游业,计划把正定建成距石家庄市最近的旅游窗口。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敏锐意识到正定的机会来了,就派人同制作中心联系,说正定愿意提供40亩地,希望把外景地建在正定。制作中心原计划投资49万元,让县里投资27万元,搭建一个2200平方米的《红楼梦》电视剧拍摄基地,等拍摄完后,就将其作废。

  但习近平认为,这是一次发展正定文化旅游业的机会,他提出要将“荣国府”建成永久建筑,“这样既可以增加画面真实感,又能为正定增添新的景观”。

  习近平算过一笔账,“荣国府”变成固定景点后,游客不仅可以在“荣国府”参观,还可以在荣宁街吃饭、买纪念品。如果正定县只有一个隆兴寺的话,游客一上午就走了,只在此留半天;如果再加上“荣国府”和荣宁街,游客最少能留一天。这一天之内,要吃喝,要住宿,要消费,这样他就把钱留在正定了。

  说起争取“荣国府”落地正定,还有一段趣事。多年以后习近平回忆:“那个时候,《红楼梦》剧组正好要搞‘荣国府’。当时要找依据,就是为什么在正定搞?他们没有实际的荣国府、宁国府的图,但是我找到了。在哪儿找到的呢?在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有个专家叫王璞子,是正定人,我托人从他那里找到了图。再就是请冯老(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给了我一个为什么在正定建‘荣国府’的理由。见《红楼梦》剧组的时候,我说我们这儿完全有资格搞,因为曹雪芹是正定人。他们都笑了,说莫名其妙,曹雪芹怎么是正定人?我说,曹雪芹的老家是正定的,这是冯老提供的。冯老研究红学,查明了曹雪芹的身世。曹雪芹的祖先是北宋的开国大将曹彬,曹彬是真定灵寿人,真定就是现在的正定,正定府当时的范围包括河北的灵寿县,就在正定的隔壁。我就拿这个理由跟他们讲,当然也是开玩笑。”话虽如此,做起事来习近平可是认真的。要建设永久保留的“荣国府”需要花费300多万元。面对巨额投资,当时正定县的很多领导都认为这是个冒险的项目,搞不好可能收不回成本。习近平见大家都没什么信心,知道最重要的是解决资金问题,于是他在费尽心思说服他们的同时,开始四处筹钱。

  首先,习近平向他北京的一位朋友求助,这位朋友帮助习近平与中央电视台协商,说服中央电视台投资38万元,解决了第一笔资金。随后,习近平又向时任石家庄市委书记贾然请求帮助。习近平对贾然说,正定县归石家庄市(当时地市分设,正定归石家庄地区)管是早晚的事,修建“荣国府”对石家庄也有好处,现在资金不够,请贾书记支援20万元。贾然见习近平分析得有道理,于是同意了。河北省也协调省财政厅、文化厅等10多个单位,向正定拨出专款172万元。

  习近平还找到了石家庄市红星机械厂,又说服该厂投资了40万元。经多方筹集,资金问题终于解决了。

  1985年,“荣国府”建设开工。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努力,耗资35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的“荣国府”景区顺利竣工。果然,“荣国府”没多久就回了本儿。1986年建成开放以后,“荣国府”第一年门票收入达221万元,县旅游总收入1760多万元。“荣国府”成为正定的一张新名片。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持并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冯其庸作为文艺界代表出席会议。习近平在会上见到冯其庸,笑着说,自己当年就是拿冯老提供的理由将“荣国府”落户正定,“我记得,我们请冯老是1983、1984年的事情,冯老那时候还英姿勃发”。

  30多年过去了,习近平当年为正定制定的发展路子,现在还在对正定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该文选自《习近平扶贫故事》,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