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党史故事会】朱德与解放石家庄

时间:2021-07-30 18:25:28文章来源: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


  我军解放大城市的创例——解放石家庄

  1947年11月12日,继清风店大歼灭战胜利之后,我晋察冀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开我军攻克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成为由人民解放军独立解放的第一座城市。石家庄战役是在朱德的亲自指导下进行的,他从战前准备、战术运用、战役过程到战后总结,倾注了大量心血,展现了朱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指挥才能。2016年,在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他在解放战争中的丰功伟绩。

  战略部署:先打石门

  1947年3月,胡宗南大举进犯我党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延安。面对10倍于己的强大敌人,党中央被迫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其中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率部分中直机关干部前往华北,从事党中央委托的工作。

  1947年6月14日,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发出关于“将晋察冀军事问题解决好”“将土地会议开好”“将财经办事处建立起来”的指示电。其中,中央工委三项任务中的第一项就是把“将晋察冀军事问题解决好”。落实这一指示,通过攻坚战夺取大中城市,成为解放军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更早一点,毛泽东就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下达了相机夺取“三路四城”的作战任务。“三路”是:正太路(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同蒲路(山西大同至蒲州镇),平汉路北段(北平至石家庄段);“四城”是:大同、太原、保定和石门(今石家庄)。由此可见,夺取石家庄已包含在毛泽东夺取“三路四城”计划任务之中。

  8月16日,朱德与刘少奇、聂荣臻致电晋察冀野战军,指出:石门既不好作战,请提出新的战役意见,以便我们商讨后呈军委决定。……待秋高时大举进攻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带和平汉、津浦、北宁三条铁路,或再攻石门。

  晋察冀野战军为打破敌我双方在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带的对峙局面,积极捕捉战机。9月上旬的大清河北战役和10月下旬的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对扭转华北战局起了关键的作用。清风店战役之后,攻克地处平汉、正太、石德三条铁路交会处的石家庄,就成为晋察冀野战军亟待完成的任务。

  10月22日,朱德收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电报,提出乘清风店战役胜利之机夺取石家庄的建议。10月23日,朱德、刘少奇联名致电中央军委建议批准聂荣臻同志夺取石家庄的意见。“我们意见亦以打石门为有利。石门无城墙,守兵仅三团,周围四十里长的战线,其主管官被俘,内部动摇,情况亦易了解。乘胜进攻,有可能打开,亦可能引起平、保敌人南援,在保、石间寻求大规模的运动战的机会。你们意见如何,望速复。”同日,中共中央军委复电同意乘胜夺取石家庄的建议。当日,毛泽东亲拟电文予以批准。毛泽东的批复指示下达后,石家庄便成了“一颗成熟的果子”(聂荣臻语),就等我军去“采摘”了!与此同时,朱德又起草了致电聂荣臻、刘澜涛等人电报,指示:我们同意乘胜打石门……在石、保间可能寻求大规模的运动战,对我有利。请你们预为准备各种补充。待军委批准后,用全力来进行此战役。

  上述电文也表明,朱德对于石家庄战役早已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战术实施:勇打加智打

  石家庄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石家庄的防御工事,在当时的华北屈指可数。国民党军在日军修筑了八年防御体系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把一个没有城墙护卫的城市,搞得碉堡林立,沟壕纵横,坚固设防,易守难攻。6000个碉堡遍布全市,沿着内、外市沟和环城铁路,分别由鹿砦、雷区、电网、碉堡组成三道防线,形成三道地下城墙。驻守的国民党第三军第三十二师及保安团队,总兵力约2.4万人。国民党把这座城市作为向冀中、冀南、冀晋、太行各解放区进攻的中心。难怪他们的宣传机器也自吹:“凭石门工事,国军可坐守三年”,“三道防线胜过马其诺防线”。

  石家庄设防的坚固,引起了朱德的高度重视。关键时刻,朱德亲自前去晋察冀野战军进行部署和准备,给全军增添了巨大的力量。10月25日,朱德专程前去参加了晋察冀野战军召开的旅长以上干部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并在会上提出了“勇敢加技术”的口号。27日凌晨,朱德又来到安国县(今安国市)西北的西伯章村炮兵驻地。他不辞辛劳,不仅参加了我炮兵、工兵的战前协同会议,而且专门接见了炮兵旅第一团的排以上干部。朱德在会上说:“我们强攻石家庄,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都很大。……如果这一招儿成功了,蒋介石的最后一张王牌就没有了。”因此,“前途就只能是我军必胜,蒋介石必败!”

  10月31日,在朱德的全程参与下,晋察冀野战军在安国城外的舍二村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正式传达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关于“解放石家庄”的作战命令。从此,解放石家庄的战役进入到战前的实战准备阶段。

  为了确有把握地攻克石家庄,朱德同晋察冀野战军领导人共同拟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地方党政军民坚决贯彻总司令的指示,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组织了近10万民兵、民工和万余副担架、万余头牲口,4000辆车的支前大军,把8万发各种炮弹、150万发各种枪弹、6万余斤炸药、20万斤各种攻坚器材、24万斤主副食品送到了前线。

  攻坚战就要开始了,朱德仍留在野战军司令部。敌军的飞机不断地来轰炸,大家都为总司令的安全担心。远在陕北的毛泽东得知朱德到了前线,很不放心,遂于11月1日致电刘少奇,请劝朱总回工委,不要亲临最前线。朱德执拗不过,没有办法,遂离开安国,到达冀中军区所在地河间县(今河间市)。经过一系列紧张而周密的运筹,一支庞大的攻城大军云集石家庄城下,一个我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城市攻坚战役即将打响。

  1947年11月6日零时,石家庄战役打响了。朱德人虽在河间,但无时无刻不关注着石家庄前线的战况。在战役打响的第二天,他便从冀中军区打电话给在前线指挥的杨得志,询问战役进展情况,指示他按原定计划打下去。

  在战斗中,指战员们灵活运用总司令“勇敢加技术”的作战原则,创造出了许多新经验。如在我军炮兵弹药数量不足时,就采用迫击炮火力集中使用的战法,并且第一次采用了编成炮兵群统一指挥的打法,集中了主要地段的火力优势,给敌以出其不意的打击。9日,敌固守的内外市沟之间的据点全部被攻克。朱德打电话到前线询问情况后,当即指示杨得志等野战军领导:“突破市沟后,一定要猛推、深插、狠打,不让敌人有半分钟喘息;充分做好打巷战的准备,全歼一切敌人,包括乡团在内。”野战军按照朱德的指示,在巷战中充分运用战前演练的打法,避开街道,破墙连院,迂回穿插,以小分队战斗队形分割歼敌,这一招彻底粉碎了敌人依托街道继续顽抗的企图。到11日夜,经过20多小时的激战,街巷战斗基本结束,市区大部被人民解放军占领。12日,人民解放军向敌核心工事发起总攻。就在这时,朱德又打电话要亲自到第一线看看,在电话中,朱德还是询问了守敌情况怎样,炮兵够不够用,要不要再调榴弹炮团支援。之后,他又拍来电报鼓励全体指战员说:“入城后,遵守纪律,迅速恢复秩序极重要,军队应如此,其他方面亦须如此,要切实办好。”

  在朱德的亲自关怀下、晋察冀野战军经过6昼夜奋战,一举解放了石家庄,取得了城市攻坚的首战胜利。

  战役经验: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攻克石家庄的第二天,朱德给聂荣臻司令员发电,向晋察冀军区全体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高度评价解放石家庄“歼灭守敌,这是很大的胜利,也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特嘉奖全军”。他还以《攻克石门》为题,赋诗一首:

 
石门封锁太行山,
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
不教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
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
从兹不虑鬓毛斑。

  12月1日,朱德在野战军干部会议上作了《打下石家庄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的重要报告,总结出一套攻坚战的战术。他认为:“这次胜利,缴获很多,但最大的收获是我们提高了战术,学会了攻坚,学会了打大城市。这是军事上政治上的意义。经济上的意义也是很大的,可以把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发展交通、工业、商业,发展生产,支援战争。”他并且强调指出:阵地攻坚战,这是我国革命征途上的一个里程碑,一个新课题。它意味着中国革命战争已经跨入一个新阶段。朱德认为:能打下石家庄,一是有充分的准备,二是动员工作做得好,三是讲究战术,四是善于利用俘虏。他要求大家把这些经验收集起来,加以整理、学习和发展。这些经验从当时的全局出发,着眼于夺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在解决后来全国各解放区战场进行的攻坚战及如何收复城市,收复后如何管理等重大问题上,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解放石家庄,是党中央正确决策和晋察冀指战员浴血奋战的结果,也和朱德的直接参加决策、协调指挥、关怀帮助是分不开的。这是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大城市攻坚战中的第一次成功军事实践。

 
(武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