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74年前,人民日报在里庄创刊

时间:2022-06-24 10:56:15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创刊号
 
  太行山东麓,平山县城西南,有一个名叫里庄的村庄。因为与《人民日报》的一段红色渊源,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庄,在党的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7年11月12日,晋察冀野战军攻克华北重镇石家庄,取得战略进攻的重大胜利,使得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1948年4月底,为加强统一领导,毛泽东在城南庄会议上宣布,合并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为华北区,成立华北中央局。在华北局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兼任第一书记的刘少奇宣布,《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创办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一声令下,《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两大报社人员迅速开始行动。两大报社骨干人员先后到达平山,参与创建组建工作,两家在战火中发展成长的报社,在平山里庄胜利会师。

  青砖、灰瓦、四方桌椅,《人民日报》这份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命运与共的报纸,就诞生在这样一间民房里。初办时期,编辑部只有五间民房,村民们听说要办报社,家家户户腾房子,迎接编辑部的同志。有的村民甚至把自己结婚用的新房腾了出来。

  南房裁纸、东房印刷、北房油印文件,排一篇稿件,常常需要跑几个地方。当时报社只有两台印刷机,还是老式手摇印刷机。村里人经常昼夜帮工,轮流拧摇印刷机,一直摇到报纸印完为止。《人民日报》和里庄的乡亲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新报创刊,大家提议请毛泽东主席题写新的报头。在西柏坡,毛泽东挥毫写就“人民日报”四个大字,还亲自确定了中间字小、两边字大的排版。在里庄时期,《人民日报》全面报道华北解放区和全国革命发展形势,为指导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解放战争的硝烟里诞生,在时代风雨的洗礼中成长,《人民日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辉煌,记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与梦想。里庄,作为《人民日报》的创刊地,被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拓展链接:毛泽东三次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

  在《人民日报》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用过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三种报头。

  ·集字“人民日报”

  1946年4月,晋冀鲁豫中央局准备办一张机关报,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议长的薄一波赴延安汇报工作,他受报社委托,请毛泽东题写报头:拟写报名是《晋冀鲁豫日报》或《太行日报》。毛泽东欣然应允,但指出:“为什么你们不叫人民日报?这个名字有没有人用过?”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创刊,题字还没有到,于是编辑部就自己动手应急,从各种毛泽东手书中集字而成“人民日报”4字。当时已是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重要干部的李庄,走遍邯郸,也找不到会制作铅版的制版师傅,只好请人木刻制版,将毛泽东的集字做成由右向左的横幅报头,用在创刊号和随后的报纸上。

  ·第一次题写报头

  一个半月后,毛泽东于6月间在延安题写了由左向右的横幅《人民日报》报头。当时,毛泽东一连写了五幅“人民日报”,写完后对身边的警卫员们说:“谁写得好,也来写一张。”大家都说不会写。于是,毛泽东便请战士们说:“哪张写得好,帮我挑一挑。”毛泽东第一次题写的人民日报报头字,由薄一波带到河北武安,编辑部美工再将这个亲笔题词木刻成新的报头,刊用在7月1日以后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上。

  ·第二次题写报头

  创办华北《人民日报》时,毛泽东于1948年5月27日从阜平县花山村来到平山西柏坡,为新创办的《人民日报》题写报头。毛泽东提笔挥毫,边写边说:“人民日报这四个字啊,中间两个字要小一点,两边两个字要大一点,这样就好看喽!”毛泽东一连写了4行“人民日报”共16字,交给薄一波转人民日报编辑部。题写的时间应在6月10日左右,最迟不会晚于6月12日。

  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里庄创刊。时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

  ·第三次题写报头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为此,毛泽东第三次挥笔题写《人民日报》报头,此报头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1.《石家庄日报》,《人民日报》在里庄创刊;2.《人民政协报》,毛泽东三次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彭援军。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