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石家庄解放后,朱德总司令指示:拆掉日军神社,建成我们的革命烈士陵园

时间:2022-08-10 10:18:11文章来源: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西路343号,坐北朝南,占地21万平方米。陵园内安葬着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大夫,“民族英雄”马本斋,“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著名烈士,是我国兴建早、规模大、建筑规格高的著名烈士陵园。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1937年10月10日,日军侵占石家庄。1940年,日军在西郊强占农民耕地约20万平方米,并强迫大批农民为其修建神社——忠魂塔。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国民党先遣军入驻石门,将日军修建的神社改成“胜利公园”。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1948年秋,朱德等中央领导从西柏坡来石家庄视察,当走到胜利公园时,听说这里曾是日军神社,当场指示:拆掉这个公园,“建设成我们的革命烈士陵园”。

  根据朱德总司令的指示,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行政委员会、华北军区开始酝酿在该园址修建烈士陵园。1949年3月,经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张南生、政治部副主任蔡树藩、华北军政大学副政委朱良才等反复研究,以军区政治部名义,呈文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薄一波政委,请求在石家庄修建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1950年3月,华北军区批准在石家庄修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并拨发工程款200万公斤小米(折合旧人民币25.8亿元)。同年5月,华北军区与石家庄市政府组建了由14人组成的华北军区石家庄烈士陵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华北军区政治部部长林捷彪为主任,石家庄市委书记毛铎为副主任,石家庄建设局局长王子兴、总工程师邬天柱具体负责陵园设计、施工等事宜,经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张开济等同志审定后施工。华北军区提出:必须改变原有日本建筑物的风格,使其表现出陵园的政治气氛;依据庄严、肃穆、大方而节约的原则,对园内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利用。

  5月1日,陵园正式破土兴建。当时的纪念建筑主要集中在南北中干路及干路东西两侧。在原建道路的基础上,适当改造后,形成南北中轴线。在此轴线上,自南(入口)向北依次建有大理石喷水池一座,陵园中心建筑——铭碑堂一处。在铭碑堂北面分东西两处建有烈士墓20排,300余座。墓体以花岗岩砌成,汉白玉的西式墓碑横卧在墓体后部。在铭碑堂前的广场上,建有三组铜铸群像。在中干路东西两侧,分别建有烈士纪念馆和烈士纪念碑亭各一座。中共中央华北局撰写的碑记镶嵌在烈士纪念堂的前门壁正中。烈士纪念碑亭中立有烈士纪念碑,由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敬立。

 
 
 
烈士纪念碑亭
 
 
 
烈士纪念馆
 
 
 
墓区
 
  经过3年多紧张施工,1953年6月陵园基本竣工。1954年8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国家内务部、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行政委员会、华北军区及河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党政机关代表参加了落成典礼。

  典礼由华北军区副参谋长陈正湘主持。上午8时,与会人员臂带黑纱,手持白花,徐徐步入会场。9时整,典礼开始。主祭人就位后,全体人员肃立,奏国际歌,鸣礼炮28响,向烈士致哀。哀乐声中,各界代表为烈士纪念卧碑揭幕,顿时,安放于铭碑堂的卧碑上,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徐徐显露出来。随后,各界代表献花圈、读祭文。接着,华北军区代表陈正湘、中共中央华北局代表陈守忠及华北行政委员会、内务部的代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及各群众团体的代表分别讲了话。最后,全体代表绕烈士墓群一周,少先队员向每个烈士墓敬献了鲜花,至此礼成。

  此后,陵园又先后进行了多次改扩建,成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参考资料:1.娄月,《简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始建和改扩建》;2.李凤学,《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筹建及落成典礼追忆》;3.《石家庄市革命遗址通览》。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