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中央党校的平山记忆

时间:2023-03-10 09:55:11文章来源: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党校迎来自己的90岁生日。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1933年3月13日,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江西瑞金苏区创办,在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剿的战争形势下,为党和革命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领导骨干。1935年10月,中央党校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党中央决定党校恢复办学,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1937年2月中央党校进驻延安。1943年3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制定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校训。延安整风中,中央党校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从延安到石家庄,党校落脚李家沟口

 
 
 
马列学院旧址
 
  解放战争爆发后,由于国民党军队进犯,党中央于1947年3月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中央党校暂时停办。

  1947年5月,中央党校全部人员在安子文的率领下,随中央工委来到平山县西柏坡,驻扎在西柏坡以东5.5公里的郭苏村。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对党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中央工委于当年1月向中共中央提议,为准备形势发展所需干部,拟开办党校,训练县团以上干部,半年后派出工作。建议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

  办学地点最终选在距西柏坡十余里的李家沟口村(现为李家口村)。李家沟口村坐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沟出口处,全村有120户400多人,拥有水旱地370亩。这里革命基础好,抗战期间,华北联合大学、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平山县委县政府都曾在村里驻扎。

  1948年春,马列学院筹备人员陆续入驻李家沟口村。据当地老人回忆:马列学院来时,为了保密,对外统称工校。从村东东黄泥方向来,大部分人步行,少数人骑着马,有的骡马一边驮一个篓子,每个篓里放一个小孩。
7月24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创办马列学院的决定》,指出:“为着适应时局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央决定创办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以刘少奇为院长”。

  《决定》还明确了招生要求和教学实施细则,如招收的学员需具有 5 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包括学生运动及其他政治运动在内),在政治和思想上有相当的觉悟和思考能力,政治正派,文化程度要达到能写文章或相当于高中毕业以上的水平。一切学生均需通过考试入学,中央特批的高级干部除外。第一期学员最短学习时间定为一年半,分三个学期进行,第一学期学习中外史地常识,第二学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学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共党史。为锻炼学生的政治与写作能力,每学期都规定了文章作法与作文功课,第三学期进行专题研究。

  高标准教学,为新中国储备干部

 
 
 
  1948年9月至11月,根据中央发出的马列学院招生通知,各地从党政军地师级以上干部中选拔了一批学员到平山参加为期两天的入学考试。试题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党的方针路线、中外历史甚至文学;题量也相当大,仅常识问答题就有102道,一个题目中还有子题。最后还要求考生自写一篇作文,作文题目由刘少奇亲自拟定——《我所了解的马克思主义》《我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认识》,自拟一篇,写自己最熟悉的、了解比较深刻的问题。学院原本计划招收50至80人,鉴于培养理论干部意义重大且报考人数较多,实际录取了106人。

  1948年11月8日,马列学院第一期正式开学。为使学员们学到真才实学,学院在艰苦的条件下配备了比较好的教授。语文教员有著名文学家周文、何其芳、何家槐,社会发展史课程由艾思奇讲授,西方近代史由杨献珍讲授,政治经济学由王学文讲授。除了开设正规课程外,学院还采取了一些促进教学的措施,在学员支部办了一份墙报,名为“有的放矢”。这是开展思想争论、练习写文章的重要场所。墙报从开学到1948年底,一个月时间里就出了六期,往墙报投稿的有53人。学院还经常邀请中央领导和专家作报告,如周恩来讲《我国各民主党派的状况》,朱德讲《学习马克思主义》,胡乔木讲《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范文澜讲《文心雕龙》……

  语文课教学是马列学院教学上的一大特色。何其芳、周文、何家槐等国文教员批改作文十分认真,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改后就把学员找来当面指点,对于一些共性的语法、修辞和逻辑上的毛病,就在课堂上进行指正讲评。当时学院十分重视学员习作,要求每人定期交作文,并由国文老师批改,在课堂上进行总结。

  1948年12月24日,刘少奇在对第一班学员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学员“不仅要做学习的模范,而且要帮助全党学习”,并指出“将来还要以马列学院为中心,在全党学习中起指导作用,依靠马列学院去使全党理论水平有所提高”。

  在西柏坡时期,马列学院很好地发挥了“做学习的模范、帮助全党学习、指导全党学习”的作用。杨献珍在给刘少奇的报告中曾总结道:“半年来,学员被派出讲课者计46人,总计200次左右,600多个小时;听课单位包括学校、机关、工厂、部队、训练班,总计20个以上,讲课对象主要为新解放的知识分子,其次为旧人员、工人、党员、团员、机关部队干部。……学员在外教课,主要是教社会发展史,宣传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新解放地区的知识分子等树立劳动观点、阶级观点、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起了初步改造作用。”至1951年8月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毕业时,已在100余个单位讲课1200余次,尤其对当时以改造知识分子成为国家干部为主要任务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华北大学的教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马列学院虽是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最高学府,但条件十分艰苦。学院上课没有课堂,吃饭没有食堂,睡觉没有单独的宿舍。学院占李家沟口20多户房东70多间房屋,占李家沟村10多户房东30多间房屋。学员不分职务高低,按小组(分12个小组)分别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睡觉挤在大土炕上。炕前有一张方桌,几条板凳,供学员学习使用。学员以自学为主兼集体讨论,采用小集中大分散方式学习,平时分散在老乡家里自学,隔一段时间利用完小大教室或村东沟“小老坟”(村里杨家的坟场,占地2亩)的柏树林上一次大课。上课时,教师带着本子在前边讲,学生坐着自带的小“座儿”,用膝盖当桌子做笔记。

  与李家沟口完小的交往

  在西柏坡时期,马列学院将李家沟口完小作为联系和帮扶点,积极帮助李家沟口完小进行教学工作。完小的政治、时事、音乐和社会发展简史等课程均由学院老师兼任。当时正值大决战阶段,形势发展很快,全国上下人心振奋,非常关心时事。学院消息灵通,前方刚刚打过胜仗,报纸还未刊登,马列学院的时事课老师就在完小宣讲了。每节课讲完,由完小老师把战役时间、地点、规模、解放城市、消灭敌人数量、缴获武器数量、击毙活捉敌军首领等要点摘录下来,让各村的走读生回村当晚在房顶广播出去,三日内出在黑板报上。这样形成了以李家口为中心、辐射周围几十个村庄的宣传网络。

  学院干部科科长程昆不断向完小校长杨德秀了解完小情况,当得知学校缺少图书时,主动向完小赠送1个挂钟,1000多册图书。程昆还经常带走学生作文帮助修改,与完小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49年3月底,马列学院从李家沟口迁到北平香山碧云寺。同年秋,搬到原清华大学农学院(今中央党校南院)。1955年8月1日,中央决定将马列学院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简称中央党校。

  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创办的马列学院,为新中国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办学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它的成功开办不仅提高了我党干部的理论素养,还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后备人才,在中国共产党党校教育史上具有继往开来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参考资料:

  1.《中央部委机关在平山》

  2.《学习时报》:西柏坡时期的中央“高级党校”——马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