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孙中山在广州东郊的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创建,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许多共产党人在这里担任要职,毛泽东曾在上海负责招生工作,周恩来任学校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为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包括陈赓、左权、赵一曼等。
黄埔军校时期的周恩来
抗日战争中,黄埔师生高举民族大义,共赴国难,许多人在河北、在石家庄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书写了不朽的传奇。
聂荣臻:百团大战传佳话
聂荣臻曾在黄埔军校任教。抗战时期,他领导建立了以阜平为中心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他指挥部队攻克华北重镇石家庄,开创我军攻坚夺取大城市的先例,指挥了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他对河北和石家庄有着深厚的感情,留下了树叶训令、聂帅救孤等一段段佳话。
1940年,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百团大战。聂荣臻将指挥所设在井陉县的洪河漕村,并在这里指挥部队打响了百团大战的第一枪。他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我清楚地记得那一时刻的情景,真是壮观得很啊!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各路突击部队简直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响彻正太路全线。指挥所的几个年轻参谋激动地对我说,他们参军以来,还没见过这样红火的战斗场面。这个时刻,不只我这里,整个正太路沿线和同蒲路部分地段,都淹没在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大破袭的火网之中。”
井陉县洪河槽村百团大战前线指挥部旧址
在井陉车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之中救下了两名日本小女孩美穗子姐妹。聂荣臻对姐妹俩精心照料,并派人专程将她们护送到仍在交战中的日军兵营,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军民的人道主义精神。
陈赓:两战长生口威震敌胆
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是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1937年10月和1938年2月,陈赓率部两次在井陉以西的长生口设伏,成功击溃日军,创造了抗战史上的经典战例。
黄埔军校时期的陈赓
陈赓在日记中对首次长生口伏击战这样记载:“10月首次参加娘子关及旧关作战,井陉长生口之夜袭,为我对敌之处女战,歼敌一个工兵中队。敌军大震,因而迟延敌人攻占娘子关,使我正面之曾三军阵地,获得暂时稳定。”战斗缓解了正面战场的压力,迫使日军不得不停止进攻,收缩兵力巩固后方和运输线。
井陉县吕家村长生口伏击战指挥所旧址
4个月后,根据战争形势,八路军129师决定再次发动长生口战斗,袭击井陉平定公路上的日军据点旧关,以吸引井陉日军出援,在途中歼灭。第二次伏击战进攻猛烈,充分发挥了八路军疾如风、动如雷的战斗作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日本援军拦腰斩断,此役共击毙日军130余人。与此同时,八路军115师袭击了井陉至娘子关铁路沿线日军据点,歼灭日军200余人,一度迫使正太铁路交通中断,牵制和支援了主力部队作战。
石家庄籍黄埔青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抗战时期,石家庄有一批热血青年挺身而出,他们走进黄埔,抗起钢枪,出生入死、抵御外侮。
黄埔11 期傅佩璋生于栾城区段干村,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国民党南京教导总队任上尉连长。1937年10月,他奉命率部守备南京紫金山和孝陵卫一带阵地。南京保卫战中,他率部固守中山门附近阵地,与敌反复冲杀终日,不幸中弹,为国捐躯,时年23岁。牺牲后葬于南京雨花台阵亡将士公墓。
黄埔12期龚克智在抗战胜利后曾负责接收驻石门的日军炮兵部队及驻矿区的日军军械。日军为了能在接收过程中受到宽大对待,两次托人给龚克智送来礼物,一是位于中山路体育场后的房产,之后又提出送一辆小轿车,都被他严辞拒绝。缴械的日军并没有马上被遣送回国,仍驻扎在西兵营等候到天津的船只。当时已经是初冬,龚克智看到这些日本兵身上还穿着单衣,难御寒风,出于人道主义,向军部请示,为他们发放了棉衣。
黄埔17期焦正辉亲历著名的重庆大空战。一日,日军一支由27架轰炸机和4架战斗机编成的大机群,沿着长江航线向着重庆市区袭来。焦正辉所属的高射炮连队同友军密切配合,先后击落两架敌机。翌日,报纸上登出了高射炮部队击落两架敌机的新闻。中央大学、重庆大学还联合组成了慰问团,来连队慰问,送来一面红色锦旗,上面绣着四个金色的大字“威震天空”。
黄埔18期刘振荣作为作战参谋参加了湘西会战,这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会战中的青岩阻击战令他记忆犹新,时隔多年,他仍清楚的记得在军部处看到的捷报:“(1945年)5月8日战斗特别激烈,双方炮火打得地动山摇。中美空军飞机一批接一批地飞到江口、青岩一带轰炸日军阵地,日军没有任何防空武器,被炸得血肉横飞,一败涂地。午后,遭受惨败的日军像潮水一样溃逃。”
回望百年风起云涌,那些优秀的黄埔师生在不同战线、不同历史时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贡献,形成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现在,百年黄埔留下的文化精神,成为连接海峡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和共同回忆,激励后人砥砺前行,为同心共圆中国梦广泛凝心聚力。
(参考资料:箫玉,《石家庄黄埔将士抗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