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第四节 贯彻中共各项政策策略,渡过困难阶段( 二)

时间:2020-01-06 15:41:14文章来源:

  二、开展生产救灾,建立自给自足的独立的抗战经济

  1941年到1943年,在日军封锁、“扫荡”“蚕食”及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摧残下,各抗日根据地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根据地内又连续发生旱灾、雹灾等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更加剧了抗日军民物质上的极度困难。

  面对天灾人祸,根据地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救灾运动。党政军民机关节衣缩食,开展“节约一把米运动”,节约粮食,支援灾区群众。同时号召群众开展互助募捐活动。1942年春,太行第一专署为救济灾民,给元氏和井陉(南)的灾区分别调拨小米500多公斤和125公斤,发动募捐解决两县春耕中灾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当年秋,粮棉歉收,机关部队的穿着用布都成了难题。为解决干部战士的穿衣问题,1942年10月,赞皇县委遵照太行区党委、抗日民主政府关于生产救荒的指示,组织全县妇女开展纺织渡荒运动。区、村成立纺织推动委员会进行组织发动。县委发放贷款20万元购买棉花,贷给妇女纺织。1943年2月至5月是赞皇县灾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是纺织运动搞得最红火的时候。全县妇女几乎全部投入纺织运动。为提高质量,专署、县抗日民主政府分派技术人员到区、村进行技术指导,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开展纺织竞赛。到5月底,全县纺棉1.8万多公斤,织布1.32万匹,通过贸易交流赚回玉米4.36万多公斤,缓解了群众的饥荒。为使群众渡过灾荒,1943年3月,太行第一专署还组织赞皇、临城、内邱3县700户灾民(其中赞皇300户),到昔(阳)东、和(顺)东、平(定)东等县开荒种地,养家糊口。在晋察冀边区,边区政府拨款5万元救济行唐灾民。第五专署开展一把米运动,募集1000多公斤谷、5万多公斤糠支援灾区群众。行唐募集粮食250石,平山、灵寿募集粮食460石救济本县灾民。同时,对灾民实行以工代赈、开办合作社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经赈灾和开展生产自救,基本上控制了灾情发展,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和部队的困难,也为发展生产准备了一定条件。

  根据地的各级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把发展生产当作建设根据地的根本任务。1941年,冀中行署召开第四次专员会议,把1941年确定为生产建设年。冀中第七、第八专区晋深极、新乐、赵县、赵元宁等县根据冀中行署会议精神,为确保本年度粮棉种植面积,打造农具,繁殖牲畜,完成一户一猪、一人一鸡的家庭副业计划。为确保农业丰收,政府帮助调剂籽种,组织互助,发动群众开荒打井。这年夏季,农业取得了较好收成。1941年春,北岳第五专署、县抗日民主政府号召农民修滩、护滩、开荒、打井。广大群众在战斗中生产,生产中战斗,敌人来了就打,敌人走了就劳动。为了保卫春耕,全区民兵游击队先后袭击破坏春耕之敌280多次,击毙168人。全专区开荒4万多亩,消灭熟荒5万多亩,修整滩地1.5万多亩,在滹沱河、磁河两岸开渠200多道,凿井800多眼,扩大了水浇地面积。当年秋,日军对北岳第五专区进行大“扫荡”。为了保卫秋收,五专署专员程宏毅、四分区司令员邓华,率领军政民各界帮助群众收稻、收谷、摘棉花、代耕种麦,抗大二分校在驻地灵寿县陈庄一带帮助群众收割庄稼、送粪、耕地、种麦。冀中第七专区党政军民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并领导群众恢复荒芜耕地,种粮、种菜、纺织、搞运输等。冀中第六军分区机关还组织变工队,夜间帮助群众起粪、担粪、推碾,群众白天帮部队播种;实行代耕,无代价帮助抗属和贫苦无劳力的农户耕种。四十四地区队利用战斗间隙,开垦地主弃耕的土地和日军路沟占地500多亩,种植粮食获得丰收,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1944年7月,《解放日报》专文介绍冀中第六军分区开展生产运动的经验,并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和赞扬。冀中第八专区晋深极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春季曾3次发放救济粮赈济灾民,夏季又调运籽种帮助农民播种。太行区元氏县委号召敌占区干部战士分别参加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和独立营的生产活动,学会种粮种菜,养猪养羊以及打毛衣、毛袜的本领,组织大家到平(定)东县杜家庄(今井陉)一带开荒、种粮、种菜,使党政军机关粮菜实现了部分自给。

  各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家庭手工业、副业生产,各级抗日民主政府采取奖励、扶植和引导的方针,积极创造条件,促其尽快恢复发展。1942年,晋察冀边区银行扶植发展工业,发放贷款221.43万余元,还鼓励发展私营和公私联办工业。灵寿县第一工厂采取私营公助方式,集私款8980元,政府投资2000元,开展纺织生产兼营水磨、农具制造和养蜂等副业。为了扶植家庭副业,1941年政府规定家庭副业与农业合并计算征税,1942年又进一步规定家庭副业免征统一累进税。这些规定大大减轻了手工业、家庭副业者的负担,并得到低息贷款投入生产,使根据地的手工业、家庭副业较快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冀中第七专区、晋县、宁晋、束冀建立了4个造纸厂,每月生产纸1万余张,可以满足七专区各机关团体使用。1941年,晋深极建纺织厂43处,成立纺织小组1402个,拥有纺车2.8万余辆、织布机5879架,每月纺纱1.4万余公斤、织布1.5万余匹;有榨油作坊207家,每月榨油2.6万余公斤;制粉业234家,每月产粉1.8万余公斤;编织业404家,每月产毛巾2340打,裹腿1500条,腰带2500条,线袜、背心等645打;漂染厂每月染布3000匹;造纸厂每月产纸9万余张;还有化工厂4处,生产油墨、蓝墨水、墨汁、粉笔、浆糊等文化用品。北岳第五专区平山、灵寿、行唐县有苇席、水磨、打造农具、毛织等手工业和家庭副业。1940年,行唐贸易局投资8000元经营同盛毛线厂弹毛绒,教妇女纺成毛线,再经贸易部门销售。1941年3月,增加了毛衣编织等业务,产品有毛线、毛背心、毛衣、毛裤、手套、毛袜以及围巾等毛织品。特别是农具打造业生产的水车、马具及各种农具、用具对恢复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42年2月25日,晋察冀军区向各军分区发出训令,指出:“我们的生产运动包括开荒、种菜、养猪、养鸡、养羊、办理给养合作社、普遍打草鞋及轻而易举的手工业生产等许多方面,凡有这些对于我们都是必要的、重要的。”北岳第四军分区机关部队按照军区指示,开展自给性生产,尽量减轻群众负担。第三十团在行唐北庄一带建起作坊,腌酱菜、养猪、做豆腐、办商店、开饭馆、搞运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生产运动,给部队、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都带来了方便。他们开办的商店,除采购部队和地方群众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外,还通过关系到敌占区采购部队急需的麻醉等药品,解决了部队的急需。他们经营的饭店经济实惠花样多,从普通老百姓到行唐县长、公安局长都来光顾。

  根据地的抗灾和大生产运动,战胜了严重的人祸、天灾,取得了粮食、蔬菜的丰收,满足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初步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丰衣足食”的目标。

  在军事工业方面,除晋察冀军区在平山县成立的军工总厂及6个分厂生产枪弹外,还有藁无、晋深极、平山、灵寿、行唐等县增建的弹厂、枪械厂、爆炸厂。这些厂生产了大量地雷、手榴弹、枪支,解决了民兵、自卫队和部队的部分需要。1941年,日军加紧了对平汉铁路的封锁,原来设在路西的一些军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向冀中运送受到隔阻,于是冀中第六、第七军分区各自建立了一个手榴弹厂。但由于煤、铁来源困难,生产规模较小,第六军分区月平均生产量为4000枚,第七军分区为7500枚,远不能适应作战需要。而地方生产的武器弹药有时不仅能供应县、区游击队,还能供应主力作战部队。1942年晋深极县宋庄之战,冀中第十七团等部队取得毙伤日军860余人的胜利,其中就有该县东北马村造弹厂提供的120多箱(每箱80枚)大型手榴弹。

  为了保证军事工业的正常生产,根据地抗日军民在军用物资上同日军进行了不懈斗争。1941年七八月间,日军对根据地各村庄实行“连保法”,对雷管、弹药、棉花(制作炸药原料)等物资实行封锁、禁运。为保护边区的军工原料,各军分区、专署遵照晋察冀军区、边区政府的指示,对边区的军工原料实行统制、采购和分配,成立资源统制委员会,实行统一领导。边区政府明令规定:“对煤、硝、铁、煤油、铜、铜元、锡、弹壳、钢、道轨等12种兵工器材实行统制,不得输出资敌,不得自由买卖,党政军民机关不得收藏,由统制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上交。”根据地军民自觉响应政府号召,将在每次破击战、反“扫荡”战斗中缴获的钢轨、电线以及弹壳等送交部队或地方政府。各级政府和抗日群众团体也积极号召群众捐献碎铜碎铁,支援地方军工厂生产枪弹。经制定各种统制措施和军民的努力,军工生产的所需原料逐渐实现了自给。

  在各级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极大的努力战胜了严重经济困难,为全面恢复发展抗日根据地、准备对日反攻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