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从“科教兴冀”到“人才强省” ——新时期河北科教人才战略的实施

时间:2021-10-26 09:38:22文章来源:河北党史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科技、教育、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推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河北省也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冀”和“人才强省”战略。

  从“科技兴冀”到“科教兴冀”,加速河北科教进步

  1985年,党中央先后发布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两项决定,据此,1987年省委三届五次全会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首位,都要坚持“科技兴冀”战略的思想。次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概要(草案)》,决定把全省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以科技为先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至此,“科技兴冀”战略作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被正式确定下来并贯彻到全省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

  “七五”时期,“科技兴冀”战略的实施初见成效,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科技成果大批涌现,省级获奖科技成果达1500多项,有142项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和星火奖。到1990年底,全省共有6247项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9.7亿元。

  “八五”期间,“科技兴冀”战略不仅进一步得到落实,而且开始把教育纳入其中,为1995年以后提出“科教兴冀”战略作了铺垫。

  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河北省的“科技兴冀”战略随之演化为“科教兴冀”战略。1995年10月,中共河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强调提出:实施“科教兴冀”和“两环带动”两大战略,在“九五”期间要优先发展科教事业,“科教兴冀”战略要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和教育事业要有新的突破性进展。1996年2月颁布的《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科教兴冀”战略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搞好重点工业性试验示范基地工程、中试基地重点示范工程、河北省科技商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示范工程、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工程、普九攻坚工程、职业教育体系网络建设工程、跨世纪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普通高中建设工程、高校双重点工程等。此后,经过省委、省政府大力宣传和推动,“科教兴冀”战略成为全省人民共同认同,并指导和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性主体战略之一。

  针对推进实施“科教兴冀”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99年2月25日,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冀”战略的总体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科教兴冀”战略的“五个突破”总体思路、六大实施目标、六大主要任务和五项政策措施。11月10日至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技术创新大会,围绕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冀”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全省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主要措施,并把科技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定位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境保护、现代农业七个方面。

  到2000年,全省科技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施良种产业化及节水农业工程,良种覆盖率达到95%;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工程,建成了一批具有导向作用的高新技术园区;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技术的优化升级;实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工程,年末全省已有10个省级民营科技园区,民营科技企业新增86家,总数达到4850家,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9.81万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程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全省共取得省级登记的科技成果1170项,其中7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省级以上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率由上年的70%提高到75%;技术创新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初见成效,全省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批准立项建设28个,其中23个通过验收。

  在科技进步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作为“科教兴冀”战略组成部分的教育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2000年,河北省制定《面向21世纪河北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后,省委、省政府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总揽教育工作全局,切实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深化办校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基本实现“普九”目标。积极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全面完成河北省教育到20世纪末的各项指标任务。

  2005年3月30日至4月1日,省委六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科教优先思想,包括社会用于科技、教育发展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科技、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它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2006年以后,河北省先后出台3个科学和技术发展五年规划、教育事业五年计划以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断深化和完善“科教兴冀”战略的基本内涵,推动“科教兴冀”战略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人才强省”战略助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在实施“科教兴冀”战略中,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走人才强省之路成为河北省新世纪以来必然的、坚定不移的选择。

  2004年7月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石家庄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研究布置全省人才工作,确立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随后,省委、省政府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人才强省四大战略目标: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实现人口大省向人才强省的转变;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相适应;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出落实四大目标的七项重要措施: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形成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强化激励保障,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引才引智并举,广泛吸纳各类人才服务河北;突出战略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眼协调发展,促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此后,在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过程中,河北省委、省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一些与之配套的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到河北工作的政策、措施,使人才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党管人才格局逐步形成,人才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全省人才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到2009年底,河北人才总量已达660余万人,为今后河北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河北省于同年9月7日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颁布《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河北省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成为科学指导未来河北人才队伍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到2020年使河北进入人才强省行列”的战略目标。具体规划为:人才规模稳步增长,人才总量达到1247万人左右;人才素质普遍提高,公务员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达到95%,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达到90%,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达到86%;人才结构明显优化,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人才资源浪费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才投入体系不断完善,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经正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基本成熟,人才政策法规臻于完备,人才活力、效率、贡献率大幅度提升。

  为确保实现规划目标,《纲要》提出实施八项重点人才工程。即重点实施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工程、重点引智工程、临港人才聚集区构建工程、“技能大师”培养工程、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工程、人才发展区域与城乡统筹促进工程和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工程。这些工程涵盖了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同时提出建立健全七大人才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新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完备人才开发投入保障体系、强化人才工作体系、建立规划实施推进体系,从机制层面保证人才队伍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2010年11月,省委七届六次全会通过《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河北省未来的人才工作提出实施“巨人计划”、建设“人才家园”、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等四点建议。根据这四点建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实施人才强省,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列入规划重点,并提出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2011年4月,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启动,京津冀签署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区域人才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并互设“人才工作站”。京津冀人才合作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

  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任务要求,2011年9月28日,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巨人计划”的意见》,明确建设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指导思想、开发重点和目标任务,提出强化培育引进措施。

  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很快显现出成效,到2012年8月,河北省人才总量达到709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9.8%,超过全国平均人才密度。其中党政人才33万,企业管理人才97万,专业技术人才186万,技能人才318万,农村实用人才53万,社会工作人才22万,全省人才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三处 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