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习近平总书记教我们学“四史”

时间:2021-03-22 15:52:55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诞辰座谈会上,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和70周年大会上,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大会上,先后发表了数十次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关的专门讲话。在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央党校省部班、中青年干部班等重点班次开学,国内调研视察、外事会见和国外出访等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大篇幅讲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的也有数十篇之多。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学好“四史”,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学习“四史”提供了最好的理论指导。

  学好“四史”,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学好党史、新中国史。他把理想信念称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学好马列经典著作,学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是补钙壮骨的好方法。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些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013年6月2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习近平总书记从强调学习“两史”到学习“三史”,再到强调学习“四史”,不断强化学习“四史”的重要性,深刻阐发了学习“四史”的重要意义。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强调:“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上海要把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又强调:“要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更需要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树立一种历史眼光和历史思维。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对于我们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好“四史”,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如何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历史学习,从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从历史教训中得到警醒和教益。

  党的百年历史,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我们是百年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新中国70多年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而是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要让百年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实现长期执政,我们只有不断地向历史学习,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四史”,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以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从严管党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接受人民监督,不断纯洁党的思想、纯洁党的组织、纯洁党的作风、纯洁党的肌体,等等。”党自我革命的思想成果,有着长久的历史价值,对于在新时代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学好“四史”就是要继承自我革命的传统,发扬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学好“四史”,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他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四个自信”并提,“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中国文化的构成和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当今中国文化是由三种文化组成的:一是我们有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我们有近百年来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三是我们有70多年来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从以上三种文化可以看出,除传统文化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两种文化其实就是党史文化、新中国国史文化,其中也包括改革开放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文化,这两者在我们整个文化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学习“四史”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史”学好了就会增强文化自信,就会使我们的“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学好“四史”,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革命老区和许多革命圣地,十分重视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他对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都有专门的论述,我们学习“四史”就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中这些革命精神的专门论述,将这些精神发扬光大。

  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党的十九大刚刚结束一周,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重访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他站在南湖红船前饱含深情地说:“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红船精神就是伟大建党精神,学习红船精神就是要永远不忘建党时的初心,不忘党的根本宗旨,更加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江西视察。他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当好人民勤务员,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长征精神,尤其重视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给我们的历史启示和伟大现实意义。他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延安是革命圣地,党中央在延安13年,铸就了延安精神,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与抗日战争相关的重要讲话有10余次,他全面论述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河北正定担任过县委书记,对西柏坡的革命历史非常熟悉,2013年再访西柏坡,他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来讲,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发革命精神目的是希望我们在新时代要继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他强调:“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他要求我们要利用好这些红色教育基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推进现实工作,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关于“四史”的系列重要论述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要把学好“四史”和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修养品行、提升能力、镜鉴明理。

 
  (作者:冯俊,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学术委员)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