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李辉:回忆燕春饭店建设经过

时间:2024-06-14 14:41:18文章来源:

  人物简介:李辉,101岁,原石家庄市第三建筑公司材料科科长,1983年离休。
 
 
 
  走在石家庄街头,一座座高楼大厦错落有致,造型各异,构成了石家庄优美的天际线。当夜幕降临,绚丽多姿的霓虹和流光溢彩的高楼交相辉映,诉说着石家庄奋进的故事和勃发的活力。

  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节点上,回望石家庄的高层建筑历史,曾任石家庄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供应科副科长、市第三建筑公司材料科科长的李辉说,燕春饭店的建成让石家庄高层建筑实现了从无到有。作为燕春饭店的建设者,他为我们讲述了当年那段筚路蓝缕的建设历程。

  历时八年建成燕春饭店

  李辉回忆道:“解放初期,石家庄市的主城区面积仅12平方公里,城市十分空旷,大部分是平房、农田,楼房很少,即使有,最高也仅为4层。”1968年,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往石家庄,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又是华北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全市没有一家像样的旅馆,省、市领导研究决定筹建一座大型旅馆。

  经过几年的论证和研究,1973年,石家庄市开始筹建燕春饭店,选址在繁华的解放路(现为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西北角,施工单位是李辉所在的石家庄市第三建筑公司。李辉说:“那里曾是一个废弃的大坑,平时无人管理,坑里全是垃圾。”1974年,燕春饭店正式开工建设,规划建设13层,总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2.5万平方米。这是石家庄的第一座高楼,施工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燕春饭店初建时,施工技术相对落后,物资也不足。“能完成建设任务,靠的是‘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李辉说,当时因为升高机械少,建筑用的材料大部分靠工人用扁担挑或用肩扛;施工工地用的一部分水,要靠人工担或雇牲口拉;施工用的砂浆和浇灌混凝土,也需要人工拌和、振捣。“虽然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艰苦,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涨。”当时,大家在施工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把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保节约作为主要竞赛指标,你追我赶争先进。为了解决建筑物资不足的问题,供应部门也绞尽了脑汁。李辉说:“我记得当时用的木材是筹建人员用猪肉从东北交换的,房间用的39个搪瓷澡盆是筹建人员去上海用物资置换的,所需钢材也是到处求援调剂来的。”为了提升建造工艺,市三建领导还带队去江苏省南京市学习新技术。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大城市争先恐后发展高层建筑,石家庄也不例外。这一切都为燕春饭店的建设按下“快进键”。1982年,主楼13层、高57米的燕春饭店投入使用,是当时石家庄市的最高建筑。1983年,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石家庄举办,会上众多企业都忙于招商和了解行业发展特色。燕春饭店作为承办的主会场,整座大楼拉满了广告条幅,成交额突破5亿元。后来,全国糖酒会曾7次在石家庄举办,每次主会场均设在燕春饭店。

  经过燕春饭店8年的历练,石家庄市建筑行业积累了高层建筑从无到有的建设经验。此后,电报大厦、棉二宿舍、十二化建宿舍等高层建筑陆续竣工。

  1986年之后,施工队有了百米塔吊和预拌混凝土,同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也提高了建筑设计能力,石家庄陆续出现了更高的大楼。“银泉酒家18层、劝业场18层、工业品贸易中心26层、省电业局调度楼29层……”说起这些高楼,李辉如数家珍。“现在,我每次看到燕春饭店,心中仍然觉得很自豪。”李辉笑着说。

 
20世纪80年代,石家庄市第一高楼燕春饭店。资料图片
 
  更新的城市,更“新”的生活

  近年来,特别是石家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石家庄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力推进“6+2+2”等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开工,一批批事关民生福祉的工程建成投用,一座美丽、宜居的城市正呼之欲出。

  前几天,李辉在报纸上看到,石家庄最高楼——高铁片区55、57号地块超高层地标建筑项目现已全面启动,而且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他倍感兴奋,说:“更新的城市,更‘新’的生活。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石家庄一定能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

(来源:微信公众号“石家庄老干部”,文章原标题《专题访谈‖李辉 燕春饭店开启石家庄高楼建设新篇章》,燕赵老年报记者贾凤霞、李泽佳)